2007年1月31日星期三

尋找自己

找到自己好?還是沒找到自己好?

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,一個視力正常的人,只要去照一照鏡,就會發現,自己的眼可以看到很多東西,但最看不到的就是自己,唯有靠一塊鏡子才可以看到自己。於是就會發現,自己與其他東西是有分別的,就發現了自己。

但發現了自己就等於「找到自己」嗎?

一直都很喜歡看「禪」的故事,最近為了創作《孟姜女》,很想當中有些禪的東西,於是又買了一本「禪」的故事來看,看到一則故事。

趙州從諗禪師,禪風恬淡樸實,人稱趙州古佛。
一個未開悟的僧人問趙州從諗禪師:「我自己是甚麼樣子呢?哪個才是我自己呀?」
從諗禪師說:「你喝粥了嗎?」
僧人回答:「我喝完了!」
從諗禪師說:「喝完粥了?那麼洗碗去吧!洗了碗就能找到自己了。」

自自然然做人,自自然然做事,在順應自然的生活中我們自然就可以找到自己的「心」。

(?都編著:《禪道》。北京京華出版社。2006。)

與其看著鏡子在想甚麼是自己,倒不如去「做自己」。

孟姜女應該也是一個「做自己」的故事。她如此堅決要做自己,才會不顧一切千里尋夫,甚至哭崩長城。

但個人來說很少哭的經驗,也不想很「老土」地哭,想很有意思地哭。這一點仍未想得很透徹。

2007年1月18日星期四

《火童》完美的封印

要令一個blog經常有人瀏灠,最重要肯定是blog主經常更新內容。我今天打開這個blog時沒有發霉的氣味浸出來已經令我心感安慰。

我沒有很大的決心去「重燃」這個blog,但說到底我令這個blog出生了,由得他從沉默中死去似乎又是十分悲慘。

要疼一件物件,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其最完美狀態,讓其原封不動?還是經常整理它?

答案似乎是後者。

我又怕「錯誤」的整理,令它失去完美。好像《火童》一樣,演出至今已過了半年,間中也有人問到,何時會重演?何時有《火童2》?(哈哈!《火童2》好像是沒可能的吧!)在我心目中《火童》的演出是「完美」的,這種「完美」不是指沒有改善的地方,而是整個過程給我的感覺都是很好的,由這種感覺所帶出來的「完美感」。於是乎這種「完美」令我不敢再去「碰」《火童》的一切!我怕我再拿那本立體書出來,或是翻出場刊,都會破壞了這種「完美」的感覺。

至於重演嘛,在還未有心理準備去把《火童》做得比上次更好的時候,似乎是不會發生的了。

這個blog也是《火童》的一部份,也經歷著同樣被「原封不動」的命運。

不過,今天我決定改變這個命運!

我不是在此宣佈《火童》重演的消息!相反地,我要加強封印!哈哈!

在《火童》之後,一直在想應該做甚麼,至少也要為自己許下「堅持做這類演出十年」的承諾做些事!

籌備《火童》讓我明白,雖然我攪這類型演出,其一重點是從form出發,但說到底沒有「本」,也刺激不到form!

所謂的「本」其實就是一個故事。經過大約半年的尋覓,我已找到一個很想做的故事!就是孟姜女哭崩長城的傳說!一直以來都想繼續做中國傳統的故事,最好就是有神話色彩,原本想找一些神怪故事,但看了一些鬼故事後,覺得不太感動我;而一些神話傳說,大多都不太貼近生活,不感動自己之餘,說起來也不動聽。況且那些故事都太耳熟能詳,觀眾都知道內容,要說得動聽的話,非花更大的心力不可。

孟姜女的故事,比較貼近生活,但又有傳奇性,中間的創作空間很大,可以讓我好像創作《火童》一樣,加入很多個人的發揮!

暫時這都只是在腦中的震蕩,最後會變成甚麼也不知道。但真的很希望在不久的將來,就會有《大型立體書講古表演--哭崩長城》的出現....hehehe

《火童》的「完美封印」將會繼續,我想,這暫時是最好不過的事。 :-)

神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