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
終於明白夢與電影的關係。一直覺得因為自已喜歡看電影,受電影拍攝的方式,如甚麼主觀鏡、甚麼剪接等等東西的影響,很多夢的場景都好像在看電影。但我最近發現正正是相反的道理,是因為有夢,才有電影!
經常聽到電影是甚麼夢工場,是完成人的夢的東西,所說的「夢」似是一種「理想」、「想像」或「幻想」之類的東西,但不可以是真的夢嗎?
進入戲院,所有燈光都關掉,雙眼可看到的就只有瑩幕上的影像,不是與發夢時所經歷的很相似嗎?進入電影院看一齣電影,就像經歷發一場夢一樣!這是真正奇妙的旅程!
或許就是這個原因,我較喜歡入戲院看電影,不喜歡看影碟,不是沒有了大銀幕,沒有了音響效果,而是有發夢的感覺!在家中看影碟,即使關掉所有燈光,都遠不及入戲院看電影般投入!
當然,太過享受夢的感覺,有一種沉迷的感覺。
又想起看《禪道》時看過的一則故事。
靈佑禪師午睡時,他的弟子慧寂入室問訊。靈佑禪師見是慧寂,便將頭朝牆轉了過去。
慧寂謙恭地問道:「您為何如此呢?」
靈佑禪師起身說道:「我剛才得了一夢,你試著為我圓圓看。」
慧寂沒有言語,只是端了一盆水給師父洗臉。
不久,靈佑禪師的另一弟子智閑問訊。靈佑禪師對他說道:「我剛才小睡中得了一夢,慧寂已為我圓了,你也替我圓圓看。」
智閑答道:「我在下面早就知道了。」
「哦?」靈佑禪師笑了笑,「那麼那是甚麼呢?你給我說說看吧。」
智閑同樣沒有言語,只是澈了一杯茶,端到靈佑禪師面前。
靈佑禪師對自己的兩位高徒很是稱讚:「你們二人的見解比舍利佛還要靈利!」
故事是這樣,編者補充說:「睡醒後要洗臉,洗完臉後要喝茶,這都是日常起居一步一步應該做的事情,至於那夢中的情境,說到底也是空無吧。」
哈哈哈!看到這裏,不禁發現自己的傻,經常都想著有關夢的事。雖然夢經常給予我一些很特別的經歷,但不竟都只是夢吧!除了夢,世事有很多都是空的!都應該無必要太執著了!
4 Comments:
我認為要完全讀懂禪宗的公案,必先要理解當時的禪宗弟子如何修習和生活才行。但是,我們也可以撮取當中的精華來套入自己的事業中。
例如你舉的公案,我第一時間便聯想到劇作的精粹:不在於想出一些離奇的情節,而是在於構想了話劇的世界後,讓其中的主角自然地演繹自己。
勉之,加油!
Gary
謝謝你的意見!想聽多點!如果和「話劇」或「戲劇」無關的更好呀!世界這麼大,為何要關「話劇」事?也不應只跟「話劇」有關吧!
其實可以想一想為何禪宗公案的思路這麼跳躍,但被點化者往往卻能一點即明,甚至係大徹大悟那一種。(例如割別人的手指、敲徒弟的頭……不一而足)
我在大學時代有類似的領悟經歷。就是不斷吸收各方面的知識時,突然一個機緣(好像是老師教陶潛詩的某一句頓悟),便覺得自己的智慧深了一層。現在回想起來,頓悟的時機雖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累積。
若要談談哲學、宗教等問題,我可以說很多。不過也想先聽聽你的說法,這樣大家便可以交流了。就此打住。
Gary
神父﹕
enjoy!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3nCAafXN_0Y
發佈留言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