負極能量上升
以孟姜女的傳說為起點,原先是因為她的哭很超現實,也很悲壯,加上故事空間大,我可以「亂撰」一通!
以孟姜女的傳說為起點,原先是因為她的哭很超現實,也很悲壯,加上故事空間大,我可以「亂撰」一通!
是時候中場休息一會。
甚麼是真實?為何我們都追求真?我們都在追求嗎?追求的就是真實?
大約三個月前,《北風先生逸事》正式進入積極籌備狀態。
一向不太喜歡facebook那種極度虛疑的狀態,最怕送個hug俾人,又怕送沒有實感的電子禮物,更怕千篇一律的表現格式。
每日五款選擇,廿五蚊一碟飯加熱飲,凍飲加兩蚊。
要謝謝Frankie,每個拿到《北風先生逸事》單張的人都不其然說聲「好靚呀!」
這是個為宣傳演出而存在的Blog。
有緣看到「逸」字嗎?
「世間所有的事都是突如其來發生的。」
終於明白夢與電影的關係。一直覺得因為自已喜歡看電影,受電影拍攝的方式,如甚麼主觀鏡、甚麼剪接等等東西的影響,很多夢的場景都好像在看電影。但我最近發現正正是相反的道理,是因為有夢,才有電影!
過去幾個月好像放了一個很長的假期,今天早上要到話劇團和阿寶傾個戲,像是重新開始工作一樣。但其實這種想法又不太好,其實這幾個月都一直有工作在身,一月有《五星戰隊》,又幫了《小手》,又做了《海闊天空》,又去了新加坡,不過感覺上壓力不太沉重,所以有放假feel。
找到自己好?還是沒找到自己好?
要令一個blog經常有人瀏灠,最重要肯定是blog主經常更新內容。我今天打開這個blog時沒有發霉的氣味浸出來已經令我心感安慰。
今天經過百老匯電影中心旁邊的Kubrick,入去逛了一會,發現居然仍然罷放著《火童》的單張,感覺很得意。
我唔敢講自己對Pop Up Book好有研究,但都算接觸過不少,令我印象最深刻既係由一名叫Robert Sabuda o既人所設計o既所有立體書!《火童》立體書有D「機關」都有「參考」佢o既作品(:-p)。
《火童》已經演完了兩個多星期,世界盃也結束了,我的世界彷彿又回復平靜。
2006年6月23日星期五
【香港經濟日報】越界 2006年6月21日 星期三
多謝101藝術新聞網專訪劉銘鏗!
多謝【文匯藝粹】專訪,而家可以瀏覽 http://www.wwpnews.net/news_print.phtml?news_id=OT0606110002 睇到有關報導!
亦要多謝【香港電台】第二台 - 「文化快訊」o既廣播!
在雲南,有多不勝數的小數民族,其中最勤勞、不怕困難的民族…那就是「哈尼族」。“哈”在哈尼語中的含意是強悍的意思!走近哈尼山寨,不管走到那裡!都可以看到層層疊疊的、壯觀的梯田,這就是哈尼族人辛勞的成果!亦可見哈尼族人充滿不可多得的勇氣!
今日在製作《火童》的立體書時,不小心用刀片割到手指,流了很多血。清洗好傷口後,留心一看,不是一般切到的傷口,而是把一片手指皮也割了出來(頗恐怖的),無名指頭崩了。
「究竟《火童》o岩唔o岩細路仔睇架?」
真係多謝【大公報】,而家可以瀏覽 http://www.takungpao.com/news/06/05/29/MF-572163.htm 睇到《火童》o既報導!
能在黑暗中生活的人是勇敢的。是否因為黑暗可怕,能在黑暗中生活就勇敢?我想應該是要有足夠的勇氣,人才可以拋開光明所帶給我們所有的優點,這樣面對黑暗,便是勇敢。
立體故事書(Pop Up Book)獨到之處是能夠帶給人無限的驚喜,無論是成人或是小孩都會有相同的感覺。我便是被其魅力所深深吸引的其中一人。劇場同樣帶給人驚喜,能夠將立體故事書帶入劇場,是我多年來的心願。
試想想沒有火的生活會怎樣?第一樣想到的就是再沒有BBQ;沒有BBQ,便少了一種集體戶外活動,少了這種活動,學生的生活也少了一份色彩;學生的時代在人一生中十分重要,少了一種活動,人生也會失色。整個社會也因此而變得沒有活力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不再密切,人變得不和善,互相妒忌、猜疑,影響下一代的身心發展,形成惡性循環;甚至令人對將來絕望,生育率下降,導至人類絕種。
不過,在我心底裡的「獨一無二」,並不在於這個表演的形式上。於我而言,相信對不少搞過演出的人來說也是一樣,第一次肯定是難忘的「獨一無二」。
《火童》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演出!如此形容自己的表演是極度自大的事,但事實上,他是獨一無二的。這樣的形容,不是比較其他的表演而來,而是從個人經驗出發,於是這「獨一無二」,來得更「獨一無二」。